close

  在大四學生慕容詩宇看來,“閱讀”是個很寬泛的概念。於他而言,除了有目的地閱讀專業書籍外,更多的閱讀發生在屏幕前,並且已不再是文字形式,而是裝潢影像。
  慕容詩宇並不是特例,他周圍許多同學每天用來看視頻的時間遠遠超京站美食過閱讀文字。在不同類別的視頻中,微電影是其中頗受歡迎的。
  由於有了越來越多的受眾,於是,更多人投入到微電影創作中來:編劇、作家、大學生、職場人……債務整合微電影從不挑選它的創作者。這是否意味著人人都寫微電影的時代正在走近?
  劇本創作成為好房網微電影的軟肋
  日前,由必趣網主辦的首屆微電影創作者大會在北京舉行,專業與業餘的年輕微電影創作者們會聚一堂,蒸烤箱共議微電影的未來。
  微電影不僅僅被年輕人看好。據悉,今年8月,由《小說選刊》主辦的“中國作家看臨滄”活動也邀請到了葉辛、趙本夫、王乾等13位作家、評論家參與“微行動”。作為首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的活動之一,該活動旨在讓更多的作家關註微電影創作。
  此外,甚至有人開始進行微電影寫作培訓。編劇陳秋平就義務在網上開設了《一起來寫微電影》課程,聽眾甚多。
  作為一個個性化微電影聚合平臺,必趣網成立僅短短半年時間,其日訪問量就已經突破100萬,足見微電影的勢頭不容小覷。然而,最讓該網站創始人張果頭疼的是,許多微電影的製作相對粗糙。“100部微電影中,只有幾十部相對較好的。如果想提升微電影質量,應該從源頭也就是劇本開始討論”。
  基於此,才有了必趣微電影創作者大會。張果發現,現場的創作者中,有許多並沒有編劇理論的學習經歷。
  慕容詩宇就是其中之一。仍未大學畢業的他專業是生物學,然而出於對微電影的喜愛,他將更多的時間花在了拍攝微電影上。他從前寫過小說,後來看過些關於劇作的書,應該說拍攝微電影完全是“自學成才”。想到自己從前拍攝的系列微電影,他坦言:“拍得確實有點差。”
  被稱為中國手機電影第一人的鄭雲2008年就開了一家工作室,主要拍攝微電影。團隊中沒有專職編劇,這就導致常常要在拍攝之前,才把演員召集起來現場開會,然後定好拍攝主題、分配角色和臺詞,即刻開拍。
  鄭雲說:“從2008年到現在,我們已經拍攝了400多部微電影,固定粉絲有幾千萬。”由於一個星期要拍出兩部微電影,加之沒有固定編劇,鄭雲選擇這樣的拍攝方式也是無奈之舉,他將其稱為“因陋就簡”。
  學錄音專業出身的張驍在劇本創作方面也是“業餘選手”,他的微電影《裸奔時代》卻與眾不同——張驍通過微電影的形式和網友互動,第一二集播出後,根據網友的要求或網友提供的微劇本,主創團隊將繼續拍攝,被選中的微劇本作者還能參與演出。第二集播出後,張驍陸續收到網友的意見和劇本,但多數相對粗糙,或充斥著無釐頭的元素,這樣的劇本“頭腦風暴”收效甚微。
  劇本創作似乎成為微電影的軟肋。由於知名編劇很少寫微電影,熱衷於創作微電影的人又缺乏寫作專業訓練,如何改變微電影質量的源頭——劇本,成了不少人所關心的重點。“中國作家看臨滄”活動即是一次試水。電影、電視劇曾讓不少作家轉型成為編劇,微電影是否也具有同樣的吸引力?
  網絡付費閱讀指明出路
  在微電影創作者大會上,必趣網的創辦者張果特意放映了幾部優秀的微電影作品。他發現,更多的微電影創作者並非專註於討論創作本身,而是更加關註這些微電影的投資成本。
  投入資金製作微電影,可結果收益甚微,甚至是零收益,這是不少微電影創作者不可避免的困境。也是造成許多專業編劇不願投入心力創作微電影的原因之一。
  為瞭解決劇本的難題,鄭雲想招聘一個全職編劇,但響應者寥寥。鄭雲坦言,維持工作室繼續拍攝微電影,已很艱難,只有先解決收益問題,微電影才能吸引更多專業的創作者。
  微電影既是一種文學藝術形式,又是一種經濟形式。走進電影院看電影需要付費,而現在大多數網絡微電影是不用付費觀看的。免費觀看如何回收成本?這就是註意力經濟,也俗稱眼球經濟。
  陳秋平認為,目前,微電影有了3種商業模型。第一種是創作者拍出一部好的微電影,放到各大網站,如果點擊量大,必然會有網站或者廣告主找上門洽談合作。這就產生第二種模式——把廣告拍成微電影。“已經有人通過這種模式盈利了,但它有先天‘缺陷’。一般我們的影視作品只有一個老闆,即觀眾,但要把廣告拍成微電影,就多了一個老闆——廣告商。這樣導致有時宣傳訴求和文學訴求會發生矛盾。此時,往往是出錢的人說了算,導致微電影不夠好看,最終就影響了傳播和宣傳效果。”陳秋平如是說。
  當然,目前出現了第三種商業模式——收費點播。“中國的網民特別是男性網民,已經開始習慣花錢看網絡視頻了,這種習慣會慢慢延展。”陳秋平指出,付費閱讀這種模式在網絡文學中已經成型了,它也一定會在微電影領域里出現。如此,微電影便只有一個標準:好看才是硬道理。
  微電影創作需要專業化
  一方面微電影在網絡上積累了大批觀眾,另一方面,它的製作水準又為人詬病,到底微電影在我國目前的發展現狀如何?
  張果認為:“目前我國微電影的發展環境尚不成熟。從創作方面來看,許多專業編劇都去創作電影了,很少涉足微電影。從微電影的特性來講,它更適合在移動設備看,但是目前我們的網絡環境不夠健全,這制約了微電影的發展。”
  它的發展困境必將得到改變。據陳秋平介紹,近年來,北京地區電視機開機率已低至30%,更多人從電視屏幕轉向手機、平板電腦、電腦等。“可見,未來網絡會更方便、更好。如今,一些廣告商轉移到網絡,這意味著我們把劇本直接賣給網站將會成為現實。”陳秋平對微電影的市場很有信心。在找準微電影盈利模式之後,如何對微電影創作者深度培訓並融入商業化,也是問題之一。
  微電影很短小,但主題、人物、情節、結構仍是要素。儘管當下微電影的理論體系尚未建構完成,業界對微電影也有著不同的看法,但不能迴避的是,由於受時長的約束,創作經驗不足、進入門檻較低等因素,導致微電影劇本創作水準良莠不齊,產出大、精品少的問題仍很突出。
  不少人指出,應該設立對微電影創作者進行專業培訓的機構、機制。目前,專門針對微電影創作的培訓課程尚不常見,陳秋平的培訓也只是盡一己之力,並未形成規模。鄭雲認為,隨著微電影創作問題的突出,相關培訓一定會慢慢形成。
  近日,由中央新影集團、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等單位聯合創辦的亞洲微電影學院成立,像各類影視學院一樣,開設了編劇、表演、影視化妝、後期編輯、攝像技巧以及器材使用等專業,成為微電影的專門培訓機構。這是微電影培訓的首例。此法或許可以解決微電影的內容瓶頸。  (原標題:人人都寫微電影的時代正在來臨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p56opegz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